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寶寶呱呱附地,父母最關心的莫過于給孩子起個好名字。許多人為了給兒女取個好名字,絞盡腦汁,翻《辭海》,看唐詩,問朋友,結果取的名字并不理想。命名時存在許多忌諱,這就要初為人父母者必須處處小心,要爭到防患于未然。現將這些起名時常見的忌諱歸納如下:
起名應忌性別的差異
有不少人的名字起得不倫不類、不男不女。這種“不男不女“的起名方式無論初衷怎么,客觀上都會給人際交往帶來負面的影響。起名要有個性,但要適度,更不能完全“異化“,”不男不女“。否則這樣既不符合實際,又有害而無益,應當加以抑制并促其轉化。
起名要有度
起名當然要在體現善美的同時體現“真”,也即不瘟不火,名副實在,不“離譜”,不“過火”。什么都有一個“度”高了不行,低了不行,起名當然也是如此,否則何以會有起名難之嘆?!起名無非多為表示抱負、愿望、性格等,但生活中有不少都在起名方面有幾分“過分”或“離譜”。
忌沿襲名人
起名時“追隨”偉人和先賢便期望以之為楷模,但這種仰慕之情與客觀效果并沒必然和直接的因果聯系。沿襲名人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種機械搬用,毫無創造性,也不符合獨立的精神,掩飾了自己本來的個性,青年人要有自信,不自卑也不自大,崇拜名人并不一定要效仿名人名字。
起名忌“淺”
名字意思膚淺,缺乏修養和意境,初見其名,給人一種一般無變化的感覺。乃至感到無聊乏味。這種名字如王一、滿倉、來喜、余大有、張安生、富貴等。這種名字如同沒經過加工的石料,固然也是人名,還說不上是藝術,因而也難以給人以美感。名字內容單一意義膚淺,自然不能引人注目,獲得人們的好感,只有富于變化和加大深度,才不會使名字如一杯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
起名忌意義陳舊
起名按“俗套舊規”,套用“俗語”,體現落后的價值觀和審美意識,都是“俗”的表現。在現實生活中良多人起名仍然圍著福壽安康、耀祖光宗、三綱五常打轉轉。
起一個粗俗的名字,如同一個秀氣漂亮的人穿著一件骯臟的衣服,那將是終身遺憾的事。所以應起高雅、有修養的名字,那樣,即使一個人不甚高雅,在不十分了解他的人的眼里,也會多上幾分高雅氣質的。高雅、高深的名字妙如詩美如畫醇如酒,不僅令人回味,使人難忘,如同清晨陽光下彌漫在花間的溫馨氣味,沁人肺腑,會自覺不自覺地陶冶名字主人的心靈,改善其行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溫馨提示:文章的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