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擁有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特性,通俗易懂往往變現得朗朗上口,讓人很容易記住,這也有利于俗話的傳播,言簡意賅則表明俗話看似簡單,背后卻蘊藏著非常深刻的道理,這則體現了俗話的實用性,也確實,俗話對于古人的衣食住行,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
當然,由于古人所處的時代落后,認知水平有局限性,因此也有些俗話,變得不受用了,這也就為何,人們常說,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俗話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其中就包括住房,在古代,由于生產力水平底下,建造房子可以說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從選址、建造到布置,古人非常注重房子的各個環節,由此也衍生出大量相關的俗話,例如今天要講的這句——“門前三兩塘,
父病子恐傷” 這句俗話字面上的意思非常簡單,認為如果房子的門前有兩三個池塘,那么會造成家中人員病傷。那么,古人為何這樣說呢?
有何道理? 筆者認為,俗話很多時候,起到的是警示作用,如果房子門前有池塘,則有壞處,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去解讀: 如果房子前,有個池塘,無疑是增加居住環境的危險因素。首先,有池塘,則周圍地表潮濕,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吹入屋內的風,則夾雜的細菌和水氣,從中醫的角度上講,這屬于“邪風”,久而久之,會讓人犯上風邪,影響身體健康。
其次,如果家中有小孩,由于孩子調皮的天性使然,很有可能在池塘邊玩耍,釣魚抓蝦,如果不慎溺水,則有可能造成傷亡。再者,池塘邊由于潮濕,會長草叢,那則是蛇、蟲等動物的天堂,如果蛇蟲侵入家中,也是非常危險的。
最后,家門口是必經的途徑,如果有個池塘阻擾,影響通行不說,人也有可能走著走著,一不小心便掉落池塘。 如果家門口有個池塘,則證明附近的土質,較為潮濕,而水分也會侵入地基,影響房子的穩固,尤其是在古代,房子的地基并不牢固,則有可能造成房屋的傾塌。而家門口的池塘,很少是引用活水的,一般都是死水,這也會可能導致池塘發臭。 很多人認為,“山管人丁,水管財”,有水不就是有財嗎?其實不然,在陽宅風水中,有水并不一定就是財,例如“反弓水”,不僅僅沒有財,反而有煞。
家門口有池塘,其實也是陽宅風水中的大忌,被稱為——“血盆照鏡” 啥是血盆照鏡呢?其實比喻屠夫殺豬時,會在屠刀前,方一個接豬血的盆子。 即使是同一句俗話的不同解釋中,也有些不受用,例如這句俗話中的“風水因素”,有迷信的成分在,也有些受用,例如這句俗話中的“危險因素”和“環境因素”,這也告誡人們,對待古人留下的俗話,要采取辯證的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