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長河中孕育出各種各樣的民族文化,諸如詩詞、歌賦、藥典、堪輿等特色文化,雖然詩詞、藥典深入人心,但是每當談起堪輿之術,古人總是對其充滿敬畏和期待之心,而堪輿之術俗稱風水之術,其主要作用是判斷陽宅陰宅周邊環境、構造、朝向的好壞,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生活當中對于陽宅的風水環境頗為關心,同樣對于陰宅風水十分看重。就比如這句俗語“墳對尖山屋對埡”,講的是陰宅與陽宅的坐落方式。那么這句話是何意?這樣的風水好嗎?且聽我一一道來。
墳對尖山屋對埡
首先我們要知道本句俗語中“尖山”是指大山,而“埡”是指兩山之間的交匯的凹地,所以這句俗語意思為已逝之人的墓葬之地,可以選擇對著大山,而陽宅的建造之地可以選擇對著兩山之間的凹地。為什么要這樣選址呢?陰宅對著大山,預示著后人有出息,高人一等,
但是對著的大山要選擇山尖平緩圓滑的山體,且莫選擇險惡的山峰。對于陽宅來說“出門見山”,預示著前路坎坷,做事總是出現各種磨難。而如若建造的房屋大門朝向是正面兩山之間的“凹地”,也就預示著前路開闊平坦,子孫后代的運勢也是極好,前途更是一片光明。
對于陽宅對著“埡”口,兩山間的凹地,除了預示前途光明外,這里的“埡”口,更有聚財之意,為什么這么說呢?水在古人眼中一直是財氣的象征,凹地一般都會產生水流,而氣流的產生帶動水汽的,更是活力滿滿的表現,當氣流從“埡”口穿過直面陽宅的大門,也預示著財氣的到來,而宅前的兩座山峰,更像兩尊魁武的守護門神,所以進來的財氣又怎么能跑得了呢?這也是這句俗語“墳對尖山廟對埡”的說法來源。
房子對的撮瓢衩
看到這句話大家可能一臉懵,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叫做“撮瓢”,撮瓢是古代用來承裝糧食用的農用工具,而這里“衩”指的是把手,撮瓢最早來源于貴州思南縣,和我們生活中所講的鐵鍬類似。而本句話中的“撮瓢”是指山體,所以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房子坐落的位置為地勢較緩的山坡之上最好。為什么這么說呢?撮瓢放倒之后的形狀就類似一個山坡,如果房屋建造在這樣的山坡上,一是自然環境優美,一片綠意盎然之意,處處充滿生機,在這樣環境居住的人,心情精神狀態都會非常之好,而如若遇雨天,不易存儲水源,能極大的讓房屋內外環境快速干燥。
但是房屋建于高坡之上,地基一定要打實!當然以當代的建造環境來說,地基的建造一般都非常之穩!只要地基打的好!那就不用怕!反之,如若地基打的不穩,遭遇山體滑坡,那就是危險異常了。
時至今日!風水對于當今的房屋建造方位都提供了非常之大的幫助,而且風水之術強調建筑的“坐北朝南”,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體現,又有著非常合理的科學依據。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又與《周易》有著密切的關聯。《周易·說卦》曰:“圣人南面而聽天下。”,長久之后,后代世人后稱帝王統治國家的方略叫做“南面之術”,也是來源于此。
風水作為流傳于千古文化中的一種玄而又玄的文化,它不僅幫助我們趨吉避兇,其中多數風水之說大都暗含著古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雖然這些風水習俗當中有其不好之處,我們更加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去實現我們文化所展現出來那種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