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總是有很多的忌諱講究,有很多日子都是忌諱回娘家的,雖說現在已經比較少人會在意這樣的習俗了,但有時還是要多注意一些的,都說七不出,八不歸,那么初七不能回娘家嗎?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
初七不能回娘家嗎
正月初七回娘家其實是沒有什么忌諱的,但是某些地區的風俗可能會有不同,但是大部分地區在過了春節之后回娘家都是比較自由的。
古人們對大年幾天的安排非常明了:三十全家團圓,初一大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探親訪友(指到關系密切的友好家中做客),初四上墳燒紙,祭典過世的親人,初五就隨意了,因此正月初七回娘家是沒有禁忌的。
但也有人可能會忌諱民間所說的“七不出,八不歸”。但其正確的解釋應該是這樣的:七不出。說的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以前出門的人往往是當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須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門。并不是說初七不能出門。所以初七究竟能不能回娘家具體還是要根據當地的習俗來看。
大年初七是什么日子
正月初七又稱人日節,傳說是人類的生日。
人日,就是“人民安之日”,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七就是漢族傳統習俗中的“人日”,是春節系列節日中重要的節日之一。來自專家著述稱,人日在中國至少有二千年以上歷史。民俗專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