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歷11月21或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白居易詩:“夜深煙火盡,霰雪白紛紛”,來自《釋名》對“雪”為“綏”的解釋,綏是安,霏霏綏綏,天地間就變得靜了,更顯人聲之喧。《廣韻》解釋“雪”為“除”,由“除”而“洗”,莊子由此引申而用“澡雪而精神”。
有句諺語:小雪節到下大雪,大雪節到沒了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進入小雪,氣溫驟降,一定注意御寒保暖防感冒哦~
小雪養生8字訣:外御濕冷、內防燥熱
外御濕冷
1、多見陽光添衣被古人有云:“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者也。”故而此時節須多曬太陽,以上午九點前及下午三點后為宜,此時陽光正好,紫外線卻并不強烈。另這個季節感冒多發,須適添衣被,御寒保暖。
2、養精蓄銳好精神此時節須早臥晚起,養精蓄銳。晨間醒來不急于坐起,而當躺于床上伸伸懶腰稍作活動,尤其有心血管疾患者更不應立馬坐起,以防血壓驟降,大腦供血不足而引發頭暈跌倒。
3、沐足抗寒防凍瘡小雪時節天地濕冷,人體氣血不暢、瘀血阻滯之時便可發為凍瘡。睡前常沐足,水溫以40至50℃為宜,水量以淹沒腳踝為好。
4、飲食有節微溫補此時節寒中有濕,飲食不可過飽以防傷于脾胃,亦不可過于溫補以防燥熱內生。宜飲食有節而微微溫補,紅棗、栗子之品可謂此時節微溫飲食之上品。
內防燥熱
1、少食辛辣清內火此時節不宜過多食辛辣,宜食諸如蘿卜、梨等清潤之品以潤燥清內火。蘿卜宜選白蘿卜。梨宜選雪梨。雪梨味甘性寒,富含氨基酸及維生素,咽干、咽癢、干咳、便秘、尿赤者宜多食之。
2、清火養肝杞菊茶枸杞,味甘性微溫,具滋腎養肝、益精明目之功。菊花者有白菊、黃菊、野菊之分。白菊味偏甘,清熱之力稍弱,養肝明目之力稍強;黃菊味偏苦,清熱之力稍強,養肝明目之力不及白菊;野菊味甚苦,其功以清熱解毒見長。小雪防三病
呼吸道疾病
小雪過后進入了寒冷的冬季,此時天氣異常寒冷,木枯草衰,萬物凋零,陰雪紛紛,常會使人觸景生情,抑郁不樂。其時節改變情緒,調攝身心的基本方法就是運動。
冬季寒冷,尤其在降雪少的情況下,病毒和細菌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老人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刺激,抵御細菌的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對于老人來說,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這個季節需要重點防范的疾病。
心臟病
在冬天,老年人對寒冷刺激的適應性相對較差,因此也是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天氣寒冷會使人的血管收縮,血壓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現心率失常、心絞痛,并最終導致心肌梗死等嚴重后果。而心絞痛的最主要表現就是胸部的疼痛、憋悶等,也有的患者表現為一側的牙痛、上肢疼痛,還有的女性患者會表現為呼吸困難、胃部不舒服等,因此很容易被忽視。
腦血管病
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現硬化,彈性變差,寒冷、勞累、情緒變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縮,導致供血不足,大腦出現缺氧狀況,發生腦出血或腦栓塞,俗稱“中風”。一般來說,中風分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也就是腦栓塞和腦出血。缺血性中風的早期癥狀有突發眩暈、突然間半側臉、身體麻木、無力等,也有患者看東西重影,頻繁打哈欠。有的患者這些癥狀會在24小時內消失,醫生稱其為“小中風”。出血性中風表現為突然的劇烈疼痛,惡心、嘔吐等,患者血壓也會很快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