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常態,誰都無法跳出這一輪回,畢竟生命有開始就一定有結束,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在風水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部分,比如老人去世100天不能空房,接下來趕快來了解一下,家里有老人去世的禁忌相關內容吧!
老人去世100天不能空房
老人去世后房間不能空著,是受到傳統習俗的影響。在傳統習俗中,人們認為,房屋應該經常有人住,不能長期空著;房屋長期空著,鬼祟就會趁虛而入,導致房屋具有邪氣。入鄉隨俗,十里不同俗。我國地域遼闊,擁有五十六個民族,各地風土人情各不相同。在東北,老人去世后,由于家里來人比較多,各個房間都會擠滿人。在老人下葬之后,老人居住的房間,經過打掃(逝者居住的房間需要等到下葬之后才能打掃)之后,就可以住人了,不需要空幾天。親人之間血脈相承,沒有什么值得忌諱的。
簡單說,自己老人居住的房間,沒有什么害怕的。有的地方需要等待七七四十九天之后才能居住。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按照各自的風俗習慣去辦。家里有老人去世的禁忌忌諱去世時候身邊無親人舊時人們很重視傳宗接代,認為老人去世的時候,必須有后輩兒孫在場,以便老人走得時候有人送,不孤單;老人在陰間也不用總是牽掛,靈魂可得安寧。如果老人是在所有親人在場的情況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氣。
相傳白族認為老人死在兒孫懷里,是兒孫在報答養育之恩,俗稱“接氣”。報喪的禁忌治喪之家,要在大門上掛上白布、白紙,讓人們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親姻戚報喪,給在外地或海外親人發訊,子女聞訊奔喪。其中向姻戚報喪,尤要慎重。父母去世,確定了葬禮的日期后,孝子要去親戚家報喪。報喪時講究孝子未進屋,先跪在室外行禮,向親戚報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禮的時間。
守孝期間,子女忌參加娛樂活動古時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這三年守孝期間,不可以舉行婚嫁之事,也不得舉行吉慶之事。古代講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論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請假回祖籍守孝,稱為“丁憂”。如果官員不回鄉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彈劾,受到處分,嚴重者甚至會永不錄用。如果官員在丁憂期間,有嫁娶、生子、分家、作樂等行為,都被視為不孝,也是會受到彈劾的?,F代社會,很多人們將守孝時間縮短,為一年甚至更短,但是都忌諱子女尋歡作樂。守孝期間,子女忌穿紅帶綠守孝期間,古代的子女講究披麻戴孝,百日內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藍色等暗色的衣服來守孝,忌諱穿紅戴綠,濃妝艷抹。
現代社會,雖然因為工作生活等原因,很多朋友不穿那么長時間的孝服,而用佩戴“孝”字以代替;但是,還是不可穿紅帶綠。老人去世100天不能空房,家里有老人去世的禁忌全部內容,就為大家整理到這里了。一些地區認為,住老人去世的房子會不吉利,其實只要多加注意房屋風水上的講究,完全不必擔心住這種房子有什么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