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錢財能夠達到富裕的程度,所以會通過迎接財神的方式來祈福得到財運,那么你們知道五路財神都有誰嗎?追求富貴的同時也會注重財神,因為不同的財神掌管的財富是不一樣的,今天小編準備了關于五路財神都有誰怎么排位的內容,如果感興趣的話來一起看看吧!
【五路財神都有誰】
1、東路財神比干
看過《封神演義》的小伙伴們都知道,比干是被狐貍精妲己陷害挖心而死。姜太公他老人家認為比干才華出眾,所以封比干同學為文曲星君,后來百姓認為比干無心才公平,所以被百姓奉為文財神,在民間掌管東路財源。
2、西路財神關羽
關羽,俗稱“關公”,三國時期蜀漢五虎將之一。那么關二爺是怎么成為財神的呢,這是有原因的。在明清時期晉商稱霸天下,他們經常互幫互助共同發財,晉商們也需要一個聚會的地方,由于關羽是山西的名人,所以全國各地的晉商在不同地區都建了一座關帝廟,全國百姓也跟風到關帝廟上香許愿,久而久之關羽被百姓奉為財神。因為關羽是西蜀大將,所以掌管西路財源。
3、南路財神柴王爺
五代后周世宗皇帝柴榮,俗稱“柴王爺”,得道后被封為天財星君。他從小家道中落開始經商,在全國各地設立商號,經營瓷器、茶葉、雨傘等生意非常成功,資助養父郭威招兵買馬平定亂局。柴榮繼承皇位后愛民如子,他特命工匠在皇宮雕塑了農夫和農婦的雕像樹立在宮中,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百姓的疾苦。從宋元時期開始,柴榮被廣大中原地區百姓奉為財神,同時也是窯工、建筑工和運輸業的保護神。由于柴榮少年時推著小貨車一路向南而發財,所以掌管南路財源。
4、北路財神趙公明
趙公明,又稱“趙公元帥”。趙公明與前幾位歷史人物財神不同,正史中沒有記載趙公明,也就是說老趙是個虛構人物。傳說中的趙公明黑面濃須,披鎧甲,騎黑虎,兩手分別拿銀鞭和元寶。關于趙公明神話最早的記載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但那時候他的職責并不是掌管人間財運,而是五方瘟神之一。到了明朝小說《封神演義》姜太公把他封為武財神。傳說趙公明出生在中原北地,所以掌管北路財源。
5、中路財神王亥
王亥,傳說是夏朝商國的第七任君主,也就是在商湯建立商朝之前的君主。他曾幫助父親治理水災,發明了牛車,鼓勵人們用牛車拉著貨物外出做交易,因為當時從事這種交易貿易的人大都是商國的人,所以人們便把搞貿易的都稱為“商人”,可以說王亥開辟了中國商業的先河,因此被人們稱為“華商始祖”、“中斌財神”。王亥老祖被道教封為掌管中路財源的神明。
請財神有什么講究迎財神注意什么?
一、假如你家里有安神位,那么,你要把財神位搞干凈,準備好燭、供品與接財神賜福賜祿疏文,疏文不可馬虎,盡量使用正規迎財神疏文。因為除夕晚上11點后就是新年的子時,這個時候是敬財神最好的時間。所以在除夕晚上11點后把家里大門打開,并把家里的燈打開(因為財神不入暗堂),于神案前虔誠供奉財神并朗讀文疏(慢慢念、一字一字),文疏讀畢,將文疏連同紙錢焚化于香爐內(決不可焚化在地面),可以帶來一年好財運。
二、家里沒有供財神位,可以去到寺廟、道觀,燒香接財神。燒香的時候,別忘記使用迎財神疏文。當你在燒完香后的時候,要盡量抓緊時間回家,財神賜給你的財運,是要帶回家來的,不要到別的地方去。
三、在家里也一樣可以迎財神,那就是在除夕晚上11點后把家里大門打開,并把家里的燈打開,準備香燭、供品與接財神賜福賜祿疏文,在大門口面向財神位(本年財神方位在正南),參照第一條執行,一樣可以迎接財神,保佑一年好財運。
四、迎接財神。不管是網上還是網下,舉頭三尺有神靈,人有誠心,神佛感應。在線財神,有求必應,不必拘泥于傳統的儀式于方法,相信法無定法、心誠則靈。
民俗文化中,有的地方把財神節定在農歷的7月22日有的地方把祭祀拜請財神的節日定在每年正月初五日。中國古代以商朝比干為文財神,以三國關云長為武財神。每年正月初五專祭財神。祭祀時,紅燭高燒,鞭炮齊鳴,用面做成元寶、圣蟲,或用錢做成錢龍,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招財進寶。
熄滅燭火,收好供品、香爐,關好大門,便完成了接財神之儀式。
接財神有講究,不要把財神拒之門外。
人有誠心,神佛感應,感而不應,是為有病。人有誠心,神佛感應,至誠感神,精誠必應。財神接不來、皆因自身不謹慎,褻瀆了神靈。
【五路財神都有誰怎么排位】
五路財神的排位主要依據其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位和職能,以及歷史背景和傳說故事。根據不同的資料,五路財神的排位有所差異,但普遍認可的排位如下:
東路財神比干
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以忠心耿耿著稱。他因為忠心無私而被人們尊為財神,代表著公平和正義。
西路財神關公
關公,即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以忠誠和勇猛著稱。他因為講究信義、善于理財而被人們尊為財神,代表著財富的來源和積累。
南路財神柴王爺
柴王爺,即五代后周世宗柴榮,俗稱“柴王爺”,得道后被封為天財星君。他從小家道中落開始經商,在全國各地設立商號,經營瓷器、茶葉、雨傘等生意非常成功,資助養父郭威招兵買馬平定亂局。柴榮繼承皇位后愛民如子,從宋元時期開始,柴榮被廣大中原地區百姓奉為財神,同時也是窯工、建筑工和運輸業的保護神。
北路財神趙公明
趙公明,又稱“趙公元帥”。趙公明與前幾位歷史人物財神不同,正史中沒有記載趙公明,也就是說老趙是個虛構人物。傳說中的趙公明黑面濃須,披鎧甲,騎黑虎,兩手分別拿銀鞭和元寶。到了明朝小說《封神演義》姜太公把他封為武財神。
中路財神王亥
王亥,傳說是夏朝商國的第七任君主,他曾幫助父親治理水災,發明了牛車,鼓勵人們用牛車拉著貨物外出做交易,因為當時從事這種交易貿易的人大都是商國的人,所以人們便把搞貿易的都稱為“商人”,可以說王亥開辟了中國商業的先河,因此被人們稱為“華商始祖”、“中路財神”。
這些財神的排位反映了他們在民間信仰中的地位和職能,以及他們對中國商業和文化的影響。
迎接財神注意事項
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按說接五路是在初五,為什么又說在初四晚上?原來,初五日是正日,由于大家求利心切,都想自己比人家早一點迎到財神,于是,這時間就一點點提前了,甚至提前到初四的早晨。這樣當然不符合規矩,后來就由長者出面,規定初四日晚上一起行動迎神。接五路須主人帶上香燭分別到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財神堂去請接,每接來一路財神,就在門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計依次向財神禮拜,拜后將原供桌上的馬幛火化,表示恭送財神。儀式才算是結束了。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