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水學中,有很多煞,都是不利的代表。而其中,三煞和五黃煞尤其明顯。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風水中的三煞和五黃煞的應用與化解。
風水宜居知識 劫煞、歲煞、災煞 三煞,是風水中的常用詞。如果造房動土的方位屬于犯三煞的方位,就不可動土,犯之主兇。
三煞是劫煞、災煞、歲煞三者的合稱。 合局三煞可概括為: 寅午戌煞北,申子辰煞南, 亥卯未煞西,巳酉丑煞東。 寅午戌合火局,火旺于南方,北方(亥子丑)為沖方,為三煞(亥為劫煞,子為災煞,丑為歲煞,又稱墓庫煞);
申子辰合水局,水旺于北方,南方(巳午未)為沖方,為三煞(巳為劫煞,午為災煞,未為歲煞); 巳酉丑合金局,金旺于西方,東方(寅卯辰)為沖方,為三煞(寅為劫煞,卯為災煞,辰為歲煞)。
那么,在風水的具體應用中, 三煞該如何運用到實際判斷中呢?
比如以年為單位的三煞來講:凡是 寅、午、戌各年,正北方就是其那年的三煞之位; 申、子、辰各年,正南方就是其那年的三煞之位; 亥、卯、未各年,正西方就是其那年的三煞之位; 巳、酉、丑各年,正東方就是其那年的三煞之位。
假若,我們所選擇的地理位置是屬于犯三煞的方位,那么在此位置上就不可以進行營造、埋葬等。也就是說,凡在寅、午、戌各年、月、日、時時期,都忌在北方進行修造;申、子、辰各年、月、日、時時期,都忌在南方進行修造; 亥、卯、未各年、月、日、時時期,都忌西方在進行修造; 巳、酉、丑各年、月、日、時時期,都忌在東方進行修造。
三煞應用與化解 比如坐壬山兼子的方位,由于子是表示北方的方位的,于是就不能在合火局的正月(寅月)、五月(午月)、九月(戌月)進行修造、動土之類,否則會形成犯煞的不利因素,甚至導致禍患、事故發生。 因為三煞是個往往人們一般想不到的災難之位,所以有人又叫它魔頭。故而其方位是“可向而不能坐”的。因此必須要注意和化解它的影響。
還因為它的五行屬性總體上是屬于火性的,故而需要水性、土性事物來削弱、化解它。 化解三煞一般是用麒麟、葫蘆或葫蘆形器物、獅子、威嚴形門墩等(最好用金、黃銅或金屬的為好,當然,建造有清水的葫蘆形池、塘也不錯)、干凈的清水和高角杯。千萬取走此處(方位)的剪刀利器之物(也就是說此方位上不能見利刃或有尖、角的器物),否則易有血光(出血、受傷、手術)之事或災咎 五黃煞,風水的常用詞。五黃星是風水九星中的兇性最大的一顆星,五黃為流年關煞,凡五黃星飛臨的方位不可興工動土,否則會招來兇險、意外、破財等兇災。 五黃煞 說五黃煞,先要了解風水的九星。
這九星分別是:一白水貪狼星、二黑土巨門星、三碧木祿存星、四祿木文曲星、五黃土廉貞星、六白金武曲星、七赤金破軍星、八白土左輔星、九紫火右弼星。
其中,一白、六白、八白為吉星,三碧、四綠、七赤,九紫不定吉兇,見吉則吉見兇則兇,而二黑、五黃則為兇星。 九星在方位上各有自己的本來位置(又叫宮位),五黃土星平常寄生于坤艮二宮,只有當五黃星到中宮的時候,才算有了自己的本宮位置。
五黃為煞星,又稱戊己大煞,它只有在自己居中宮的位置時,才不發揮其本來的兇性,但一旦它飛入到其它宮時,它的兇險的本性就開始顯露無遺。特別是當五黃星與二黑病符星同宮相遇時,更是兇上加兇,必將為此方帶來更大的災禍。由于,五黃星所到之處殘害一切生靈,兇殘之極,故謂“五黃煞”。 流年五黃煞根據流年飛星而定,每年換一個方位。流年五黃煞所飛向的方位,是該年中最不利的方位,要絕對避讓或做化解煞氣。
避讓就是做到不在五黃位動土,不在該位使用紅、黃之類的顏色地毯;化解的方法,就是選擇良辰吉日在五黃位擺放銅質的風水法器,懸掛銅質的風鈴,鋪白、灰色的地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