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族同胞們的花山節,又稱為“踩花山節”,一般舉行時間是從農歷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到這個時候,苗寨都會變得熱鬧非凡,年輕男女穿著盛裝,前來參加的還有許多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朋友,希望在這里找到心儀的對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令人艷羨的節日吧!
花山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花山節,又稱為“跳場”、“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滇東北、滇南一帶苗族的傳統節日。它源于青年男女之間的求愛活動,通常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三至初七舉行。在云南永善縣的馬楠山一帶,毗鄰云、貴、川三省,苗族同胞們會聚集在這里舉行節日,參加人數常常達到數萬人,規模龐大、場面熱鬧。屏邊苗族自治縣舉辦的花山節規模也很宏大,來自文山、馬關、河口、蒙自等地的苗族同胞都會前來參與。
過去,花山節通常由無嗣求子的家庭籌辦。如今,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各地每年都撥專款資助,使各地的花山節活動愈加熱絡。多數苗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鬼神和祖先,認為天地間都有看不見的“鬼”、“神”主宰著。他們會在天旱或天澇時祈求龍神下雨或停止雨水。苗族還會崇拜村邊寨腳或林中的高大老樹,將其視為“龍樹”或“神樹”。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相信疾病、生產等好壞都受到“鬼”主宰,因此若觸犯了鬼神,就會受到懲罰。部分苗族信仰。
花山節的傳說:
相傳在古時候,苗家族人居住在一片廣袤的平原上,那里土地肥沃,風調雨順,家家戶戶生活富足。當時,有位名叫蒙子酉的苗族王,他慈祥仁厚,共有九個兒子和八個女兒。每天晚上,他都會帶領著子女們吹著蘆笙,敲著牛皮鼓,唱歌跳舞。
有一天晚上,苗族王蒙子酉的音樂聲傳到了皇宮,震動了整個宮殿,引起了皇帝和朝中文武大臣們的注意。于是,皇帝派人四處尋找。過了一段時間,皇帝得知苗家有一大片良田,家庭富裕,便心生妒忌,派兵前來攻打蒙子酉。皇帝的士兵肆意搶占,破壞苗家的安寧,將他們趕到了深山老林。
深山老林中,山峰層疊,苗家人四處逃竄,蒙子酉為了召集家人,砍下一株高大的杉樹,修剪成紅白相間的花桿,立在最高的山峰上。苗家人看到了這個信號,紛紛趕來。隨后,蒙子酉在山下扎下了營地,讓九個兒子和八個女兒分別駐守在各大山頂,重建了家園,苗家人再次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也恢復了他們的傳統樂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