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水之學,首重“形氣交感”,而呼形喝象之術,乃堪輿家以天地萬物為象,化無形之氣為有形之穴的至高法門。《疑龍經》有云:“真形自是有真穴,識得真形穴穴新。”此法以人形、獸形、器物形為綱目,將山川脈絡與生靈百態相契合,暗合“天人合一”之大道。三僚廖氏一脈承楊公遺法,以《赤人圖》為基,將人身骨節對應龍脈結作,開創“近取諸身定穴”之絕學。本文以廖金精“動處是穴”為核心,結合歷代秘傳歌訣,詳解呼形喝象的精微要義。
一、呼形喝象總訣:喝破天機定真龍
《喝象十六字真言》
> 形真穴真,喝象為憑;
> 動處藏機,骨節分明。
> 人分百會,獸尋目睛;
> 器扣樞機,氣貫魂靈。
此訣道破呼形喝象四大綱領:
1. 形真:山體須具足頭、身、肢、爪,形態逼真無殘缺。
2. 動處:穴位必在“生氣流轉”之關鍵節點,如人關節、獸目、器鈕。
3. 骨節:對應《赤人圖》中人身二十四骨節,如頂門、咽喉、臍眼等。
4. 喝象:需以三合五行定其屬性,如人形屬木、龜形屬水、鐘形屬金。
二、人形定穴法:葬如針灸,差之毫厘則禍福立判
1. 人形山三大鐵律
- 木形為體:需山勢挺拔如立人,忌斷頸折腰。楊公謂:“人形必數穴,蓋緣氣類總如一。”
- 三停為用:上停(頂至肩)主貴,中停(胸至臍)主富,下停(腹至足)主丁。
- 五竅通氣:雙目(左右龍虎)、口(明堂)、雙耳(護砂)須俱全,方成“五竅聚氣”之局。
2. 人身二十四穴**(據《赤人圖》節選)
| 穴位 | 對應山形 | 葬法要訣 |
| 頂門百會穴 | 人形山頂端圓凸處 | 如醫者刺百會,需龍虎緊抱,主出帝王師 |
| 咽喉穴 | 山頸細束處 | 下葬深不過三尺,過則氣絕,主驟發驟敗 |
| 肩井穴 | 山肩平闊有凹窩 | 宜葬側受氣,主武職發跡 |
| 心胸穴 | 山體中央開闊處 | 需有“三臺案”朝拜,主文魁宰輔 |
| 臍穴 | 山腹圓凹如臍眼 | 忌見水沖,主財庫豐盈 |
| 腳跟穴 | 山腳拖出之坪 | 需踏水而葬,主商賈巨富 |
3. 特殊人形變格
- 美女獻花:山形婀娜,發髻高聳,穴點膻中(兩乳之間),主出貴妃才女。
- 仙人仰掌:山勢平緩,掌心紋路清晰,穴葬勞宮(掌心凹陷),主術士名醫。
- 僧侶坐禪:山頂光圓如顱,穴定印堂(眉間),需配木魚案山,主高僧大德。
《人形點穴歌》
> 人形葬法妙難言,先分三停上下連。
> 上取頂門通帝座,中尋臍眼鎖財源。
> 若見腳根拖水勢,馬前異路發莊田。
> 最忌咽喉氣脈斷,縱有真龍也枉然。
三、動物形定穴:葬骨點睛,取生靈精氣
1. 四象歸宗訣
> 龍目虎睛蛇七寸,龜鼻鳳冠鶴頂真。
> 獅葬大椎象葬牙,魚尋腮骨鹿尋茸。
2. 五大瑞獸葬法
- 龍形:葬目(山腰凸起如眼),需配雷池(圓形水塘),主出將相。若誤葬角(山頂尖銳處),必遭雷擊之禍。
- 虎形:葬睛(山前白石如瞳),需有血盆石(紅色巨石)為案,主武職掌兵權。忌葬尾(山勢下垂),主刑傷。
- 龜形:葬鼻(山體前端凸起),需背甲(山體紋理)成八卦紋,主壽考百歲。若葬背(山頂平闊),反成“死龜曬甲”兇局。
- 鳳形:葬冠(山頂彩石林立),需有梧桐林(高大喬木)為屏,主出皇后才女。誤葬翼(山側枝腳),主紅顏薄命。
- 蛇形:葬七寸(山頸細長處),需有蛙形石(圓形巨石)制煞,主術士巫醫。葬頭主毒害,葬尾主淫亂。
3. 兇獸化煞法
- 狼形:葬胯(山坳凹陷處),需置銅鈴(山腳圓形小丘)鎮懾,可化煞為權,主典獄刑官。
- 鼠形:葬須(山腳細長石筍),需配糧倉案山(方形土丘),主倉廩豐足。
《禽獸點穴賦》
> 龍虎之形看目睛,龜蛇靈性在鼻心。
> 鳳不棲梧終是假,獅無戲球莫求真。
> 但得生靈動處葬,何愁富貴不來臨。
四、器物形定穴:以器載氣,納乾坤造化
1. 三才器物辨形訣
> 天器葬鈕(如鐘鈕、鏡鈕),地器葬樞(如門軸、秤砣),人器葬竅(如壺嘴、刀環)。
2. 八大吉器葬法
- 鐘形:葬鈕(山頂圓凸),需有撞鐘案(長條形矮山),主出翰林學士。
- 鼓形:葬臍(山腰凹窩),需配鼓槌砂(兩柱對峙),主威震四方。
- 玉帶形:葬扣(山腰橫脈),需有圭笏朝山(直立峰巒),主科舉連捷。
- 刀劍形:葬鞘(山腳平緩處),需配血槽水(山澗紅色溪流),主武將封侯。
- 葫蘆形:葬腰(山體細束處),需有藥圃明堂(方形田埂),主神醫圣手。
- 錢幣形:葬孔(山體空洞),需有庫柜砂(方形巨石),主富甲一方。
- 燈盞形:葬芯(山頂凹陷),需有燈油池(黑色水潭),主香火鼎盛。
- 棋盤形:葬星(山體九星排列),需有棋子墩(圓形土包),主謀略奇才。
3. 兇器避忌
- 棺材形:僅可葬蓋(山頂平石板),若誤葬槨(山腰凹陷),主橫死暴亡。
- 箭矢形:需葬翎(山側羽狀石),若觸箭頭(尖銳峰頂),主箭瘡惡疾。
《器物點穴秘偈》
> 鐘鼓不鳴穴莫安,玉帶無扣休點棺。
> 錢眼通天葬孔竅,刀光劍影尋鞘藏。
> 但得一器合星象,便是乾坤造化壇。
五、呼形喝象禁忌:形訛氣散,反遭其害
1. 形殘不葬:人形斷首、獸形折足、器形破缺者,皆為“殘形煞”,葬之必致殘疾。
2. 喝象過妄:強將卷云山稱為“飛鳳”,亂石崗附會“群仙”,此乃“偽喝象”,主虛詐破敗。
3. 動靜顛倒:人形山葬涌泉(足底)、虎形山葬肛門,此謂“氣滯死穴”,主衰絕。
4. 五行相克:木形人葬金井(圓形深坑)、火形獸葬水窟,此犯“形氣交戰”,主意外災殃。
結語:喝象通神,心法為要
呼形喝象之術,非徒以目視形,更須以心會氣。廖金精曾言:“心眼分明巧處尋”,正是此理。習此術者,當熟誦《疑龍經》“穴法至多難具陳,識得龍真穴始真”之訓,以龍脈為本,喝象為用。若能形理兼參,心法相應,則天地萬物皆可為穴場,山川靈秀盡入彀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