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油燈定穴”
蘇洵蘇老泉的祖父當時是一個出家人,號白蓮道人,他有一個至交朋友叫蔣山,是當時著名的風水師。
蔣山每兩年遍游名山大川一次,尋龍布穴,回來后都要到白蓮道人的道觀中靜養修行。
有一天,蔣山正與白蓮道人下棋,突然蔣山問道:“你想得風水寶地嗎?”白蓮道人還沒有開口,蔣山又接著說道,“這次我云游回來,尋得兩塊風水寶地,一塊地可以大富比石崇,另一塊地可以大貴于天下,貴至宰相,這兩塊地我只能送你一塊,你自己選吧!”
白蓮道人想了一下說道:“我是半路出家,家中還有兒子在讀書,不想奢求什么富貴,只要子孫賢能就心滿意足了。”
蔣山想了想道:“這兩塊地均不適合,不過前次在彭山縣的象耳山,尋到一塊佳地,會出蓋世的文章秀士,我就把它獻給你吧,明天一早我們就啟程去看看。”
白蓮道人聽后心中很高興。于是,第二天天剛破曉,兩個人就出發了,經過十幾天的路程,來到了彭山縣象耳山的風水穴位之處。
此地四山環抱,來龍如大將軍出陣,匹馬單刀,貪狼峰起龍頂,綠油油的小樹秀麗動人,明堂開闊,前面案山層層相朝,向上一支文筆秀峰,直插云端,一勾小溪水從林間曲曲而來經向上而消于左后方,站在山峰上一聲輕嘯,空峪震蕩,聲音清澈幽旋,久久在峪中回蕩。
穴場在山峰頂端,大背葬法的常理(在風水術語中稱“頂天穴”),穴位處略開一米來大的小窩,四面青草依依,微風悠揚。
白蓮道人的衣帶隨風漂蕩,他見此景心中好不高興,但又嘆道:“穴高只怕八白搖。”
地師蔣山見狀已知他的心意,于是蹲下身去從袋里拿出一盞油燈,點燃后輕輕地放在那個穴口,雖然四面來風,但燈火紋絲不動。
由此可見,
此處是何等藏風聚氣!
蔣山手指放燈之處說道:“此處就是佳穴之位,一步也不能離開,葬在這里你家才能出文章蓋世之士,其余地方均不能成穴,不信你就試試。”
白蓮道人為了穩當,就在自己認為可以立穴的地方,用油燈反復地測試,燈火均會被風吹滅。此時他才真正地嘆服蔣山高超的風水之術。
一年過去了,白蓮道人的母去世了,他就將其葬在蔣山所點的穴位中。不久,蔣山又來到道觀,并與白蓮道人一起再去考證他母親的墳墓。
蔣山看后嘆道:“你這還有一點小的差誤,我幫你糾正一下。”
于是,蔣山就做起自己的法事來,并在墳頭的左邊添了不少土。
事過幾年,白蓮道人的孫子蘇洵就以文章出仕了,并連出了蘇軾、蘇轍。他們都是以詩詞歌賦名振天下,在“唐宋八大家”中,僅蘇家就占了三位。
蘇軾
這個“油燈定穴”的故事,至今還流轉于四川各地。這說明風水術在中國民間與朝廷中占有相當高的地位,在風水的誘惑與風水先生的指引下,即便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白蓮道人也不可能無動于衷。
他雖說不為子孫富貴,但求子孫賢達,而這只不過是他掩飾自己,以免被世人看輕。但他此舉卻為中國文壇推出了三位巨才,其貢獻也是很大的。
當然,除了風水的作用外,那就是三蘇平時的艱苦努力與他們所賦有的特殊天分,才使他們成為傲世之才。
2、孫鐘種瓜
孫鐘種瓜孫鐘是三國孫權的祖上先人。孫鐘非常孝順自己的母親,每次母親病了,都會祈求上蒼保佑,愿意以身代償母親之病痛。其志誠孝心感動了上蒼,母親的病往往很快就痊愈。
孫鐘以種瓜為業,每遇賢老長者,必用瓜相待。
有一年氣候不好,18畝瓜地只生一個像樣的西瓜,有一天,有三位風塵仆仆的少年路過,向他要西瓜解渴,雖覺得突然,但生性淳樸善良的他,還是將西瓜采下一半侍奉母親,另一半拿給那三位少年吃。次年,三少年又來了,孫鐘同樣地接待。
三人說:“實則是因你孝心感動了上天,司命讓我們來為你指點風水寶地。”其中一個小伙指著山下的一個樹叢說:“這座山的風水很好,山環水抱,真龍結地,案山秀挺,你把父骨遷移此處,不久當出天子。”
另一位接著說:“你馬上向山下走百步,再回頭看我們。然后你所站的腳下就是下葬的吉祥之地。”
孫鐘將信將疑,朝著那個方向走去,只是,孫鐘走了約30步就回頭看那三人。
三少年齊嘆:“你回頭太早了,在現在之地葬下只能封王,只能三分天下了”。
說完三少年就化為三只白鶴飛入云中,此時孫鐘大驚,朝天就拜,“謝謝上蒼與神仙指點”,千恩萬謝后,記下足下之地,擇良日遷父骨于此地。
然后就帶著母親離家經商去了,幾年后,孫鐘發了大財,并娶嬌妻生了孩子。一日他們回到家鄉祭祀祖墳,看見墳頭五色云氣直沖天空,他知道這是陰宅的福蔭與龍力的吉氣,在為孫家鑄福,于是更加修身齊家,廣行善事。
后來,孫鐘的兒子孫堅做了吳王,追封孫鐘為“武皇帝”,孫堅的兒子孫鐘,孫子孫亮都是吳王。
歷史上許多這樣的故事都證明了這一點。風水可以造人,好風水可以造出好的子孫。
謙虛一點,總沒有壞處。
2
人的第二風水:嘴
不揭人短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沒有人不愛面子,傷了別?孀擁娜耍?簿蛻肆吮鶉說男摹?br />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龍有逆鱗,觸之即死。
你讓別人沒面子,別人肯定要找回場子。
瘸子面前不說短,胖子面前不提肥,“東施”面前不言丑。
多個朋友多條路。
管不住嘴的人處處樹敵,人生之路,只能越走越堵。
不亂吹牛
趙國有一個方士好講大話,他自稱見過伏羲、女媧、神農、蚩尤、蒼頡、堯、舜、禹、湯、穆天子、瑤池圣母等等,已經活了幾千年了。
有一天,趙王從馬上摔下來,傷的不輕,醫生說,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愈,于是趙王就命令把方士殺了取血。
嚇得方士趕緊澄清自己是吹牛,但是趙王不信他,認為他是為了保命而撒謊,還是把他殺了。
很多人沒事兒就喜歡吹牛,好像不說大話顯不出自己的本事。
但是一旦別人信以為真,那可就要付出代價了。所以,千萬不要不知輕重,胡亂吹牛。
不說廢話
墨子曾回答他的學生子禽說:話說個沒完沒了有什么好處呢?
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干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
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于是都注意它。
在生活中,精辟的見解才能受人歡迎,泛泛空談則招人生厭。
實踐證明,言之有物,正確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才能夠給自己增添魅力。
3
人的第三風水:行為
不走捷徑
人生當然有捷徑,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一下子就能把人擺渡到幸福的彼岸。
但是捷徑走得多了,人就會失去攀登高山的能力。
捷徑是一種取巧,而攀登是一種鍛煉。
這個世界上,多的是崎嶇,而非坦途,能走的捷徑實在少之又少。
高樓起于平地,大浪浮于海底,人生需要一點點積累。
崎嶇的路走的慣了,偶爾走一走捷徑,是行得通的。但捷徑走的慣了,再去走崎嶇的路,就是一片怨聲載道了。
不損人利己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向善很難,向惡很易。
人與之間都是相互的,相互真誠,相互幫助。
大家都不是傻子,你如何對別人,別人就如何對你。
你以為你是賺到了,其實卻虧進去了自己的人格。
午夜夢回,怕是也會遭到良心的譴責。
不占小便宜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掉餡餅也不一定砸到你。
所有的小便宜背后,一定是藏著更大的代價。
時刻謹記,好事不會都讓自己趕上。
不占小便宜,是一種教養。左宗棠說,“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
占了小便宜,卻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得不償失。
有時候,不妨讓人一步,人人心里有桿秤,久而久之,大家會尊重你的為人。
吃虧是福,不占小便宜,也是一種智慧。
溫馨提示:文章的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