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楓涇鎮(zhèn)西南出鎮(zhèn)不遠有一條黃良甫河。江面開闊,河水湍急。離黃良甫橋東面不遠,有一江心土墩露出水面,不管潮漲還潮落,土墩總是隨水漂浮,既不淹沒,也不升高。
據說,從前土敦與河南岸是相連的。河邊不遠處住著一位堪輿先生姓王叫仰天,以看風水為業(yè)。一次,附近有一個叫張得力的死了父親,想要到土墩旁邊落葬,請他看風水。堪輿先生在土墩旁兜了三個圈子,測定這土墩水極差是塊絕地,做墳后將會使家境敗落,斷子絕孫。然而天機不可泄漏,所以沒有做聲,只是勸張得力換塊地安葬。張家就另選了墳地。然而王得天獨厚生心地善良,認為今后若再有人選此地做墳的話,也會曹災遇難的。要想使村里的人避免這不幸,就只有自家把這塊地買下來做墳地。他想以一家斷根,換來千家香火。但是此中緣由其他人并不明白。
之后張得力得知自己原先看中的土墩成了王家的墳地,認定王先生欺騙了他,心想:“那塊土墩必須是風水寶地,他必須是自己為了想得到那塊地,故意騙我說什么風水不好。如果真的是風水不好,那么怎會把這地作為他家的墳地呢?天底下怎樣會有那么笨的人呢?”又想:“憑什么讓他稱心如意,這地但是我先看中的。哼,沒那么容易!”
于是第二天一早,張得力就喊上一幫人動手筑籬笆圈起地來了。這時突然雷電大作,暴雨猛下,潮水猛烈地沖擊著江岸。忽然“嘩啦啦”一聲巨響,堤岸坍塌,河水拐彎分流,把土墩沖到了江心,構成了一個“江心島”。把張得力困在這個島上,他隨時有被潮水卷走的可能。
正在危急關頭,堪輿王先生來到江邊。毅然跳入了江心,艱難地游到江心島,伸出一只臂膀,想把張得力救出險地。張得力卻誤以為王先生和他搶這塊風水寶地,死活不肯離島。一個浪頭打來,張得力漸漸沉了下去,近旁的堪輿先生也被潮水卷了進去,再也沒有上來。然后河水慢慢地退去了。
事后,鄉(xiāng)親們從他兒子口里得知這一切情由后,都贊頌王仰天的德行,由于他心地好,以自己的不幸救了其他人,之后這土墩絕地竟變成了風水寶地,人們稱它為“風水墩”。堪輿先生家里是子孫滿堂,人畜興旺;然而張家卻窮困潦倒,沒有子孫繼承香火。這真是應了一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tài)圈,我們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