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文化網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風水故事 >> 內容

【歷史故事】福陵神奇的天地風水故事

時間:2022-03-29 09:39:49

  核心提示:相傳,在努爾哈赤駕崩后,皇太極四處派人尋找埋葬“龍體”的“吉壤”。過了許久,仍舊未能如愿找到一塊稱心如意的“風水寶地”。

相傳,在努爾哈赤駕崩后,皇太極四處派人尋找埋葬“龍體”的“吉壤”。過了許久,仍舊未能如愿找到一塊稱心如意的“風水寶地”。一日,他路過一處山麓,登頂觀望,見一條長蛇和一只雉雞正在嬉戲爭斗。發現有人后,雉雞立刻展翅飛上九霄云外,長蛇則化為一條光柱直沖天際。皇太極很是好奇,于是問身邊隨行的大臣:“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竟然能夠出現如此奇妙的幻象。”大臣回答:“此地在明朝時被稱作東牟山,老百姓叫它石嘴山。先王當年在此地與明軍曾經交戰,隨后又將此地命名為天柱山。”

如此詳盡的一番解答,讓皇太極大為驚喜,隨即他腦子里面萌生出了一個念頭,便道:“游龍戲鳳之地必為福地,想來乃是天造吉壤。而太祖也早有意愿,他將此山命名為天柱,所謂的天柱乃是古代神話中的擎天柱。想必這一處吉壤作為太祖的萬年吉地足可保我大清江山穩固,萬世不絕。”

根據史書記載,天柱山古有“龍崗”之稱。《盛京通志》載:“福陵,近則渾河其前,輝山、興隆嶺峙其后,遠則發源長白,俯臨滄海,王氣所鐘也。”1629年,皇太極把先王的遺骨遷至天柱山入葬。163410月,又按帝王禮制在陵地增建陵殿,種植松林,立石碑,雕石像,使陵寢粗具規模。崇德元年,帝始定太祖陵為福陵,封陵山為天柱山。福陵的建筑一直到順治八年才完工,后來又經過康熙、乾隆兩朝增修和改建才最后形成如今的規模體系。

福陵,近則渾河其前,輝山、興隆嶺峙其后,遠則發源長白,俯臨滄海,王氣所鐘也。

一百單八對應天地宇宙

如此,在天柱山巔,清太祖努爾哈赤便有了一個永久的歸宿。作為清代所建造的第一個陵寢,流傳至今,福陵也已經積攢了太多的故事及傳說。

過了神橋,若干階梯便呈現于眼前,這正是這座古老的福陵以及所有清代陵寢中獨一無二的建筑──一百單八磴。

福陵坐北朝南,其地勢由南向北逐次升高,在神道與隆恩門之間,一百零八級臺階作為自然的過渡,隔斷兩者,營造出“一眼望不斷”的效果,寓意著大清江山萬事一系。那么,這連接著隆恩門與神道的臺階為何偏偏要設置為一百零八級?

史料記載,其中一種說法與星宿有關,相傳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就是這些星宿的下凡。如此,一百單八磴寓意著將天罡地煞踩在腳下,以保福陵平安無事,以此顯示至高無上的皇權。

另一種說法與天地宇宙有關。寓意著帝王為天上最大的星宿,一百零八個天罡地煞星只能伏于腳下,借此顯示皇權的威嚴。

神龜流淚守忠誠

偏離了陵寢的中央地帶,有一處名為神龜流淚的景點,雖然不在陵寢的正中央,但卻能夠作為一處景點所在,這其中是否也隱藏著某些故事淵源?

相傳,在皇太極初建福陵的時候,沿襲了中原建造的規制,為父王努爾哈赤在陵區內立“神功圣德碑”,但卻由于對漢族文化的不甚理解,把馱負石碑的龍生九子之一赑屃雕刻成了烏龜。康熙帝東巡祭祖時發現了這一錯誤,于是立即命人將烏龜更換為赑屃,于是老龜在福陵忠心耿耿地與努爾哈赤的神功圣德碑相伴了近六十載,最終被放置在西紅門外。

老龜每天都伸著脖子凝視著東南方向,特別是陰天下雨的時候,老龜的眼中就會流出傷感的淚水。老龜懷著對努爾哈赤的無比忠誠一直靜靜地守候在西紅門外。從此,神龜流淚的故事便被后人傳為佳話,流傳至今。

Tags:  
作者:易經風水網 來源:網絡
驚訝 欠揍 支持 很棒 憤怒 搞笑 惡心 不解
  • 易經風水學風水知識居家風水辦公風水墓地風水風水故事風水寶地風水老師投訴舉報
  • 易經文化網(www.dongzhichun.cn) ? 2014 - 2024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瓊ICP備19003176號-13
  • 易經文化網內容僅供休閑娛樂,完全免費,請勿迷信,要相信人定勝天
  •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均由網友提供,以及網絡收集,本站不承擔相關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及時刪除。
  • Email:43133050@qq.com 站長QQ:43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