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林,我國封建時代皇帝身邊的文學侍從官。翰林院長官為掌院學士,由大臣擔任,管轄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統稱為翰林。因翰林參與機要,實權較大,又稱“內相”。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風水先生發現烏龜凼對著的小山坡上有一處發福發貴的陰宅之地,消息一傳便被姓江的一家人聽得認真。古時候土地私有化,任你出多高的價錢,那擁有風水寶地的主人都不肯出賣那一小塊土地。然而江家人發家心切,卻想出一個得地的妙招!
那年春天,江家的老漢故意將一群鴨子放進地主人的秧田(剛撒下谷種的苗圃田)里。一年之計在于春,秧田被毀當年無秧可栽,田荒一季秋無稻谷可收,全家人一年就沒飯吃,這是讓人極為氣憤的事。因氣憤便動手把江老漢打了,誰知找事的江老漢年邁不經打,便惹出一場人命官司!
縣衙審案,江家人要求不高,只要將人埋入那塊風水寶地就結了案。風水先生擇了吉日,江家請人挖開風水寶地發現一個洞穴,里面卻藏著十只烏龜,風水先生吩咐幫忙的人用背篼將烏龜背到小溪水潭去放生,而且特別叮囑:一趟只能背一個去放(寓意江家后人一輩出一個大官世代富貴)。
哪知幫忙的人偷懶,將10個烏龜一背(一趟)就背到水潭去放了,水潭便叫烏龜凼。
江老漢被簡單安葬后,江氏家族果然迅猛發跡,九個兒子陸續通過科考中舉,個個都進了翰林院,連他家那個女婿都因此有了仕途官居要職。這便是歷代相傳“江家九子十翰林”的歷史故事。
可是,江家人發福發貴之后卻未兌現當初給風水先生的承諾。因風水先生葬正了墳眼睛就瞎了,不能再為別人看風水賺錢生活了,江家人不贍養他,他便受窮挨餓。
江家人升官發財之后,在老家多處買地修建豪宅,江壩灣周圍就有數處以江字開頭的大院。因有權有勢便稱霸一方,在成渝古驛道上私設關卡,盤查路客,強收費用,如下馬舖、鋸子舖等關卡至今仍是地名。
瞎了眼的風水先生無法忍受窮困潦倒的日子,便對江家人說:“如若將墳再擴修箍石立碑,陪建一座塔,在烏龜凼下口修一座石拱橋,你們家會更加發達”。江家人信了風水先生的話,立即大興土木修墳建塔筑橋,三項工程竣工以后,請人將風水先生背去施工現場剪彩驗橋,他在封贈時說:“橋是彎弓塔是箭,箭箭射中翰林院。如若翰林要翻身,除非橋倒塔也崩!”
從此以后,江氏家族由盛而衰,有的丟官有的失爵,有的落馬有的貶職,有的遭災有的病亡,沒過多少年家族破敗人丁大減,當地現絕少江姓之人。
改革開放后,江壩灣的豪宅大院被住戶們紛紛拆除遷到鄉村水泥公里兩旁修建起各自單家獨院的磚混小樓。而今,只有烏龜凼破敗未倒的古石拱橋和橋孔正對的無人敬掃的古墳及孤立的墓碑方能見證江翰林的家史,其次,僅有七老八十歲的人才會提及的關于江翰林家的興衰傳說。
江家“九子十翰林”的真實歷史已無從考證,民間傳說雖有神話色彩,但從那些負面情節便能窺見江翰林家做人欠厚道,為官不清廉的痕跡,所以繞不開才盛即衰的因果關系。
隆昌被譽為中國石牌坊之鄉,據說,明、清時期,隆昌的德政牌坊、孝節牌坊、百壽牌坊共近70座,只憾大多毀于一旦!
現存古石牌坊僅有17座,市區就有13座石牌坊,其中,德政坊5座、節孝坊4座、功德坊2座、百壽坊1座、山門坊1座。這讓人們世代銘記古代隆昌那些廉政親民的父母官及政通人和環境下涌現的好善樂施節孝善良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