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大掃除的屋子已經干干凈凈,只是少些年的味道。除夕早晨人們就開始行動起來。五彩的年畫、春聯、福字、窗花一貼,年的氣氛馬上就被烘托了出來。
老百姓裝飾屋子最常用的就是年畫。現在的年畫大致可分為門神畫和吉祥畫兩種。門神是人們為了保障宅院平安而制造的神。人類建造房屋一方面是為了避風雨寒暑,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安全。尤其是夜晚,面對屋外漆黑一團的夜空,人們無不期望能有一位大力神站在門口保護自家平安。最早的門神是神荼和郁壘兩兄弟,相傳他們住在度朔山的大桃樹上,最擅長捉鬼降妖,于是人們就把他們畫在門上,好讓妖魔鬼怪避而遠之。后來的門神又增加了秦叔寶和尉遲敬德、鐘馗等。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是協助唐太宗開國的兩位將軍,功績赫赫,威震鬼魔。傳說唐太宗曾于夢魘之中受鬼魔侵擾,兩位將軍自愿夜守于門外,鬼魔就不敢再來。但兩人天天守護太過勞累,唐太宗就讓人畫了他們的像掛在門口,這一招也起效果。老百姓聽后也將他二人繪制成了門神以尋求保護。也難怪吳承恩在《西游記》中發出感慨,“本是英雄豪杰舊功臣,只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鐘馗則是一位虛擬的人物,他的出現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傳說開元年間,唐玄宗臥病在床,久治不愈,有一天忽然夢見一個兇神惡煞的大鬼,在他的寢宮里活捉了一只小鬼,唐玄宗問他是何人,那大鬼自稱鐘馗,是武舉不中之人。唐玄宗一夢醒來,頓覺神清氣爽,頑疾不治而愈,便命畫圣吳道子畫了一幅《鐘馗捉鬼圖》懸掛在殿內。此事流傳到民間,鐘馗也成了家家張貼供奉的門神。
除門神畫外還有吉祥畫,多貼在客廳或臥房的墻上,用來裝飾、供人欣賞。傳統年畫多為木刻水印,線條單純,色彩鮮明,畫面熱鬧。多以五谷豐登、春牛、嬰童、風景、花鳥、蟠桃、鯉魚、壽仙、財神、觀音、玉帝等民間喜聞樂見的神、人、事、物為主題。新中國成立后,年畫與月歷逐漸合二為一,多是制成“月歷牌”。年畫與掛歷年畫更是受人民群眾歡迎,至今掛年畫的習俗仍風靡全國,并大有走出國門之勢。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和四川綿竹,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民間木刻年畫產地,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其中,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盛于清代,流行于黃河下游地區。其風格重用原色,想象豐富,線條粗獷而對比有力。
春聯,又稱對聯、對子,寫春聯又稱“書春”、“揮春”。最初的對聯是用兩塊長條形的桃木削制而成,上書“神荼”、“郁壘”兩位門神的名字,分別掛在兩扇門上。人們認為這樣可以避邪,因而古時候的對聯又稱“桃符”、“門貼”,實際也是最初的門神。到隋唐五代時期,人們開始在桃木上題寫吉祥語,春聯漸露雛形。相傳最初的春聯是五代后蜀皇帝孟袒所題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明朝朱元璋下令官民一律在除夕之日貼春聯,從此春聯開始廣布于民間。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春聯,一般是對偶的上下聯再加一個橫批,用紅紙黑字寫成,工整地貼在門的兩旁及上方的門框上。上下聯在字數、結構、詞性上必須對等,而且平仄格律也要對稱,一般來說最后一個字為仄音的是上聯,為平音的是下聯,上聯貼在左,下聯貼在右。橫批則由四字的吉祥語寫成,如“恭賀新禧”,“新春大吉”等。春聯講究有神必貼、有門必貼,其中大門的一幅最為重要。貼春聯需在除夕當天,老百姓認為貼上春聯之后就意味著開始過年,討債的、借債的都不能再上門了,因此人們一般會早早地把春聯貼上。守喪的人家不能貼紅色的春聯,而要貼灰色或紫色的,而且春聯的內容也必須是悼念性的。
除了成對的春聯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單聯”,又稱“春條”,即寫著吉祥祝福語的紅色紙條。單聯有橫、豎兩種形式,一般上書四字吉祥語,貼于家中各處,如在門外的大樹上貼“出門見喜”,在糧倉上寫“五谷豐登”,在車上貼“四季平安”,在牛羊圈前貼“六畜興旺”等。它和對聯一樣,都是表達吉祥祝福的含義。
福字斗方也極為常見。斗方,是指宣紙規格的一種,形制接近正方形,因而民間用來寫福字的正方形的大紅紙也被稱為斗方。斗方上最常寫的就是“福”字,人們把它貼在門上、墻壁上、櫥柜上等許多地方,寓意福氣降臨。春節貼“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山東人認為這起源于一個民間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掉全城那些不貼福字的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為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除了福字外,斗方上還經常寫一些其他的吉祥字,如“富”、“貴”、“壽”、“祿”等,還有一種特殊的團結字,即把一句吉祥語合起來寫成的一個字,最常見的有招財進寶、日進斗金等。
窗花就是貼在窗戶上的裝飾花,多為剪紙而成。舊時窗戶用木頭做窗欞,糊白紙擋風,因而人們就在白紙上貼各式各樣的窗花,以起到裝飾作用,改為玻璃窗之后,貼窗花的習俗也沿襲了下來。窗花一般用紅色的紙剪成,也有講究的人家用彩色紙剪。其取材非常廣泛,凡戲曲人物,花鳥魚蟲、故事傳說、生活場景、吉祥字體等都可以用剪刀裁出,如傳統的歲寒三友、八仙過海、龍鳳呈祥、老鼠娶親等等,都是常見的窗花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