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文化網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風水故事 >> 內容

風水故事:夏不坐木、冬不坐石

時間:2022-07-29 11:07:28

  核心提示:舞臺再大,你不上臺,永遠是個觀眾; 平臺再好,你不參與,永遠是局外人; 能力再大,你不行動,只能看別人成功。


舞臺再大,你不上臺,永遠是個觀眾;

平臺再好,你不參與,永遠是局外人;

能力再大,你不行動,只能看別人成功。

只有參與、實干、拼搏的人才會有收獲。

最迷人的不是路,是被禁錮的自我與未知撞擊的聲音。

“冬吃蘿卜夏吃姜”,是句老話。但是有人問道:姜是熱性驅寒之物,而蘿卜是寒性之物,正常應是冬驅寒,夏降溫,怎么反而是冬吃蘿卜夏吃姜呢?

其實自古醫書便記錄,“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

也就是說,夏季天氣炎熱,人體陽氣易向外散,體內則陽熱虛少,易生寒生冷,此時人們又喜吹空調,吃冰飲,更易寒氣入體,這樣反而易使體內受寒傷及脾胃。

因此,這時吃生姜便可以驅寒暖胃,殺菌消炎,對身體有益。

可見,氣候變化,人的生活起居也隨之改變,人體質同樣會改變,環環相扣,養身保健也要因時而變!

?

同理,“夏不坐木,冬不坐石頭”蘊含了怎樣的節氣變化的養生秘訣!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夏季養生需要注意的事情呢?

01

不宜坐木

俗話說:“夏不坐木,冬不坐石”。

世間一切萬物都是盛久必衰,衰久必盛。天氣最炎熱的時候,也正是陰氣初生的時候。故不能過于貪涼快,而應當讓機體出汗降溫。

“夏不坐木”是因為夏天氣溫高,濕度大,木頭,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太陽一曬,溫度升高,會向外散發出濕熱,使人易患皮膚病、風濕和關節炎等。

02

不宜多吃冷食

在炎熱的夏季,如果胃腸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會加快蠕動,縮短食物在小腸里的停留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營養的吸收。

同時,由于夏季氣溫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胃腸內的溫度也較高,如果驟然受冷刺激可導致胃腸痙攣,引起腹痛。

03

不宜大熱速冷

炎夏,人們外出歸來為盡快消汗除熱,往往喜歡沖冷水浴來“快速冷卻”,但由于人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量。

如此“快速冷卻”,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熱量不能散發出而滯留體內,引起高熱,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而且此時人體抵抗力降低,感冒就會“乘涼而入”。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先將身上的汗擦干或待汗發散干之后再沖洗。

同樣的道理,夏天出汗多,有人一下子喝進很多冷水,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下降,甚至可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04

不宜夜晚露宿

盛夏時節,身上的汗腺不斷向外分泌汗液,以散發體內的熱量,睡著后,機體處于放松狀態,抵抗力暫時下降。

此時如果正值夜晚,氣溫下降,再遇冷風襲來,露水加身,容易導致頭痛、腹痛、關節不適,并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夜晚露宿還易被蚊蟲叮咬,可能染上疾病,如大腦炎等病。

05

不宜過午不休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的新陳 代謝旺盛,消耗量也大,容易疲勞。加上夜間炎熱,睡不安穩,導致睡眠不足。

因此,中午睡上一兩個小時,對健康大有裨益。可使身體各系統得到休息,也是防止中暑的一項好措施。

06

不宜直吹空調

空調能給人帶來舒適的環境。

但如室內外溫差太大,使人對室內外溫度變化難以適應而容易“傷風”“感冒”,而且如室內外溫差太大,不注意室內通風換氣,會使室內空氣混濁,致使各種病原微生物孳生。

若人的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就容易患病。因此,夏天使用空調溫差不易太大,最好在攝氏5-8度之間,最大不能超過10度。

07

不宜佩戴顏色過淺或過深的墨鏡

太陽鏡能避免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傷,但如鏡片顏色過深,會因視物不清而影響視力;如鏡片顏色過淺,紫外線仍可透過鏡片損傷眼睛。

因此,夏季選擇太陽鏡應允許15%-30%之間的可見光線穿過灰色或綠色的鏡片,不但可抵御紫外線,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透視外界物體顏色變化也最小。

Tags:  
作者:易經風水網 來源:網絡
驚訝 欠揍 支持 很棒 憤怒 搞笑 惡心 不解
  • 易經風水學風水知識居家風水辦公風水墓地風水風水故事風水寶地風水老師投訴舉報
  • 易經文化網(www.dongzhichun.cn) ? 2014 - 2024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瓊ICP備19003176號-13
  • 易經文化網內容僅供休閑娛樂,完全免費,請勿迷信,要相信人定勝天
  •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均由網友提供,以及網絡收集,本站不承擔相關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及時刪除。
  • Email:43133050@qq.com 站長QQ:43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