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文化網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風水知識 >> 內容

你必須了解的37個風水知識點(一)

時間:2015-01-17 18:32:17

  核心提示:風水風水一詞,現存最早的出處據說是晉代郭璞所著的《葬經》。郭璞在《葬經》中這樣寫道:“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是中國文化獨創并數千年繁衍不息

一、風水風水一詞,現存最早的出處據說是晉代郭璞所著的《葬經》。郭璞在《葬經》中這樣寫道:“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是中國文化獨創并數千年繁衍不息的一門有關人居與環境關系吉兇評價與選擇的綜合技藝,其核心是尋求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通,用風水的術語表述,就是追求“生氣”的停聚和融結。其基本方法是通過對地氣的尋辨、方位的調整、景觀環境的借勢與改造,而獲得、接引、保全生氣,使之興旺世人、蔭福后人。風水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倫理、美學、民俗、營建等思想和技藝的成果與智慧。風水的外在物化形式常常表現為建筑景觀形態,墓穴的選址和入葬方式,城市、村鎮的規劃與布建等。

風水在漢代之前又被稱為卜宅、相宅、青烏、青鳥,漢之后又有堪輿之稱謂,自晉代之后,風水一詞開始流行并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二、陰宅,陽宅陰宅在風水中專指墓地,陽宅專指現世之人居住的宅第。但在漢代前后,陰宅、陽宅也被作為陽宅的入陰與入陽的兩種分類法。《黃帝宅經》就將二十四個方位按八干四維十二地支標示,從辰南戌北,斜分一條線為界,陽在北、東北、東,陰在西北、西、南。“凡從巽向乾、從午向子、從坤向艮、從酉向卯、從戌向辰移,悉名入陽;從乾向巽、從子向午、從艮向坤、從卯向酉、從辰向戌移,悉名入陰。”“陽宅龍頭在亥,尾在巳;陰宅龍頭在巳,尾在亥。”后世風水家們雖然還承繼了入陰、入陽的區分法,但陽宅已不再分陰宅、陽宅了。

三、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與陽是中國古代先哲們對宇宙萬物構成、生長、演變規律的高度概括與辯證看法。陰與陽既是事物構成的不可或缺的兩個最基本的情態,又是事物新陳代謝的內在動力。《老子·四十二章》有云: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陰與陽必須相互作用并達到一種平衡,才符合自然與社會運行的規律。戰國末期,以鄒衍等人為代表的“陰陽家”進一步發揮了陰陽學說,將之與“天人感應”相結合,增強了陰陽之學的神秘性和應用性。陰陽學說被當作風水學的理論核心加以具體化和系統化,因此,后世又將風水師稱為“陰陽先生”。

陰陽之說在風水方技層面,經過歷代上千年的發展演變,產生出許多繁復的具體應用規則。明代人徐試可在為唐代名著《雪心賦》作注釋時作了精要的概括:

第一,按高為陽、低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河之北為陽,河之南為陰等等地理情狀來分陰陽。所以,山靜為陰,水動為陽。

第二,以山勢龍脈的走向來看,順時針即二十四山方位自子而丑,自寅而卯,左旋的為陽;逆時針由子轉亥,由亥轉戌,逆而右轉的為陰。

第三,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所以,“乾、艮、甲、丙、戊、庚、壬、申、子、辰、寅、午、戌為陽,其數奇,其序居先故也。坤、巽、乙、丁、己、辛、癸、亥、卯、未、巳、酉、丑為陰,其數偶,其序居后故也。”以前后次序,第一的為陽,第二的為陰。

第四,理氣派中依據八卦二十四山不同方位,與天干地支相配,根據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象數及陰陽對應關系,加上納甲法,而區分二十四山上的陰陽,并將之應用到建筑立向上。

“以凈陰陽言,則乾甲、坤乙、離壬、寅戌、坎癸、申辰為陽;其艮丙、巽辛、震庚、亥未、兌丁、巳丑為陰。古人所謂陰陽不駁雜,以之立向。如陰龍陰向,陽龍陽向之說是也。”這就是純陰純陽的原理表述。

四、五行五行是中國古人對事物構成的最基本元素的概括,最早出現在《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通過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而使萬物不斷演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有著直接的生與克的關系,如金克木,金生水。但同時,三者或者四者之間更有相互制約和化解生克關系的內在機制,比如金克木,如果同時加入水的因素,金生水是泄了身,其克木的力量就弱了,同時,水又生扶木,木反制金克的力量就強大了。這種相互生克又制約化解的辯證關系,就叫五行生克制化。

五行也是風水理論核心之一。風水中常將五行的五種形態與山體、水體等自然景觀對應,如金是頂部圓潤飽滿的形狀,火是頂部尖銳的形狀等,除上述的生克制化原理的應用外,又將五行與方位、與八卦和干支對應。如,東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分布于八卦八方,即東方震卦、東南方巽卦為木,南方離卦為火,西南方坤卦為土,西方兌卦,西北方乾卦為金,北方坎卦為水,東北方艮卦為土。

五行是風水特別是理氣風水最核心也是最主要的系統分析工具,離開了五行,風水的吉兇評價系統就將瓦解。所以《地理人子須知》中有一段話專論“諸家五行”,在概述了五行在風水應用上的各種流變如正五行、八卦五行、洪范五行、天干地支五行、納音五行,與卦氣、形局、天文等相融合的河圖五行、渾天五行、雙山五行、玄空五行與宿度五行等等之后,精辟地指出:“地理竅妙無出五行,五行之變不可勝窮,而要之或以氣言,或以質言其概也。”所謂質就是外在的山川形態,按曲者、直者、銳者、圓者、方者分五行之質。而到了宋儒時代,又強調五行之氣,所以徐氏兄弟說:“雖以氣而成,然其體一定不易,氣雖形乎質之內,而其用則循環不窮。”以此說明內在之“氣”與外在之“質”相輔相成,方能循環無窮的道理。

五、八卦八卦創自上古伏羲氏時期,是中國古代一切哲學文化思想的數理基礎,它以陰爻“-”、陽爻“—”兩種符號組成的三爻構成,最下邊的為初爻,中為二爻,上面的叫三爻,構成八種基本圖示,即八卦,用以象征和分析天地自然與人文現象,并引申對應到動物與人的屬性和身體各部位。

具體來說,八卦由三爻構成八種基本卦象: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對應象征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而八卦三爻,兩兩相對應,又演化出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構成。

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分。先后天之分始于宋代著名易學家邵雍,他根據《易經·系辭傳》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的論述,畫出了伏羲八卦圖示,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又根據《易經·系辭傳》中“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的論述,而排布出后天八卦,即坎、坤、震、巽、乾、兌、艮、離,其中,乾、坎、艮、震四卦為陽,分別對應父、中男、少男、長男;巽、離、坤、兌四卦為陰,分別對應長女、中女、母、少女。后天八卦與洛書之數相對應的關系見后述洛書一節。

在風水上,先天八卦為體,后天八卦為用的原則體現得最為突出。后天八卦及象數配成八個方位坐山,每一卦又各管三山,并在羅盤上更進一步細分,如七十二分金、一百二十分金等,成為風水最常用和最得力的分析工具。

六、河圖,洛書河圖、洛書是中國遠古以來就創設的數理圖示,與易經、八卦、五行相結合,成為風水術的重要工具。《易經·系辭傳》有云:“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并具體說明了河圖、洛書之數的排布規律。

所謂河圖,相傳是舜時黃河中出一匹馬,馬身上畫圖標示出天、地之數及其分布規律。具體來說是,河圖數分為天數、地數兩種,分別以內外兩種形式,按東、西、南、北、中排列。所謂天數是指一、三、五、七、九,地數是指二、四、六、八、十。天數、地數又從一至十分成生數、成數,生數為一、二、三、四、五,位居內側;成數為六、七、八、九、十,位于外側。

這樣,河圖數的排列規律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居北;“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居南;“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居東;“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居西;“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居中。而五行關系則是,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

所謂洛書,相傳在大禹治水時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龜,背上有45個圓點排列出九宮的格式。其數分布規律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陽居四正,陰居四隅”。其中,一在北,二在西南,三在東,四在東南,五居中宮,六在西北,七在西,八在東北,九在南。各對角線數之和為10,稱合十。其與后天八卦及五行結合的規律是一坎為水,二坤為土,三震為木,四巽為木,五中為土,六乾為金,七兌為金,八艮為土,九離為火。

七、形勢派,理氣派風水的兩大主要派別。清人丁芮樸在《風水祛惑》中說,“風水之術,大抵不出于形勢、方位兩家。言形勢者今謂之巒體,言方位者今謂之理氣。唐宋時人,各有宗派授受,自立門戶,不相通用。”清趙翼在《陔馀縱考》中說,理氣“一曰屋宇之法,始于閩中,至宋王乃大行,其為說主于星卦,陽山陽向,陰山陰向,純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

形勢派,又叫形法派、巒頭派,主要通過對山川等地理形勢的整體考察分析,對墓地、穴位等進行吉兇選擇。其最主要的方法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定向等對地理形勢的踏勘、分析。形勢派的鼻祖普遍認為是楊筠松,他是唐僖宗時的國師,后為避戰亂而隱匿江西傳授風水之學,著有《撼龍經》等名篇,故形法派又稱為江西派。

理氣派又叫屋宇之法,主要以哐粑逍小?素浴⒎轎弧⑿竅蟆⒙夼痰任?讕鶯頭治齬ぞ擼?捶治穌?⒛辜?住@砥?稍諛纖問笨?夾聳⒂詬=ǎ?親嫦啻??酰??導噬瞎閿杏跋斕拇?砣宋鍤撬未?睦滴目。?小洞吖倨?反?饋?

八、龍脈龍脈就是山脈,因山體蜿蜒行進似龍騰躍故名。在平原和湖泊地帶,低矮的土崗以及水渠、溝溪均可被視作龍脈。《博山篇》將山龍分為正勢、側勢、逆勢、順勢、回勢五勢。

又有將水系干流、支流及其分出的支脈稱為水龍的。明代蔣大鴻專門撰有《水龍經》,遍論各種水系如何尋脈點穴之法。

九、穴,點穴穴,風水上指生氣停聚的最佳之地。據考,“點穴”一詞最先為風水所廣泛應用,意指在山水草莽之中,精準地指出富有生氣,能居住或下葬的墓穴所在的真穴位。

十、祖山祖山又叫祖宗山,就是龍脈主發源地,特征是“崇山忽起,作鎮一方,莫之與競”。由祖山發脈,到少祖山,再到父母山,到主山,再到穴位處,是龍脈落脈孕育胎息的過程。

十一、案山,朝山案山、朝山均位于穴位前方,都是“砂”的一種。明堂前端與穴位朝對叫案山,案山后與穴位相朝迎的叫朝山。相較而言,案山更低矮些,如案幾一般故而名之。在案山與穴位之間的開闊場地,則是明堂。

 

作者:易經風水網 來源:網絡
驚訝 欠揍 支持 很棒 憤怒 搞笑 惡心 不解
  • 易經風水學風水知識居家風水辦公風水墓地風水風水故事風水寶地風水老師投訴舉報
  • 易經文化網(www.dongzhichun.cn) ? 2014 - 2024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瓊ICP備19003176號-13
  • 易經文化網內容僅供休閑娛樂,完全免費,請勿迷信,要相信人定勝天
  • 免責聲明:本站信息均由網友提供,以及網絡收集,本站不承擔相關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及時刪除。
  • Email:43133050@qq.com 站長QQ:43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