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碑用什么材質(zhì)的最好,能夠做成墓碑的材質(zhì)有很多中,其中以大理石材質(zhì)的墓碑質(zhì)量是最好的,有耐舊、耐風化的作用,能夠防止時間久了就風化的為難現(xiàn)象。
墓碑上刻子孫名字忌諱
墓碑上是能夠刻子孫名字,和吉不吉利沒有關(guān)系,不同的中央,刻名字還是有區(qū)別的:
1、按傳統(tǒng)必需刻上子孫的名字,有幾房就刻幾個。但不能刻女兒和孫女名字,這個是大忌(有絕后之意)。普通都是(繁體從右往左豎寫,墓碑同樣)
2、主要是刻直系親屬。先刻立碑人:如夫妻、子女等。假如,外孫亦屬立碑人,亦應刻上。
墳墓立碑的三大忌諱
1、碑和墓穴的間隔
墓碑和墓穴的間隔不能過遠也不能過近,通常來說墓碑間隔穴位的9寸到6尺之間為宜,假如間隔過遠的墓碑和穴位不能相互接氣。
2、立碑時間忌與立碑的人犯沖
給逝世之人立碑是有時間請求,普通選在1周年、3周年、5周年時間段,一年里面有清明前后,農(nóng)歷10月初1前后,還有年底臘月前后為好。同時立碑的時間不可與立碑之人的八字相沖。
3、墓碑的大小和顏色
墓碑要大小適合為好,顏色則要根據(jù)靠山的顏色來決議,比方假如是在西北向東南,由于西北為金,最好是黃色和白色。
墓碑碑文主要有以下五局部組成抬頭: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yè)等,有的也能夠省去不寫。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易學泰斗#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鬃大人之墓”。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有政績和功勞的人們還要刻上墓志銘。墓志銘常常由標題、正文和落款三局部組成。字數(shù):字數(shù)宜過黃道。黃道,源于張陵的道教,與12建除擇日分歧,據(jù)計算,字數(shù)總數(shù)的個位數(shù)為1、2、4、6、7、9者為吉。或宜過白道,據(jù)計算,總字數(shù)的個位數(shù)是1、2、6、7為吉。但字數(shù)之說不用拘泥。字體:字體不宜是 、草書,最好是嚴肅的魏碑體、 、 。碑刻要一定要是陰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
墓碑的名字都要盤繞著上面五點來寫,除了這些,墓碑立好以后要留意維護,傾斜了要校正,落鳥糞要擦凈,崩裂了要修補或改換。依照風水的觀念,墓碑關(guān)乎全家吉兇,例如崩裂,在碑頂或上部家出頭疾,在碑左邊長房(老大)有災,在碑背損傷婦女等,雖不可盡信,也還是留神為好。
為什么立碑不要寫活人名字
普通來說在立碑時最好不要在墓碑上刻活人的名字,除非是合葬墓。在合葬墓中,一方逝世,一方在世,人們會提早刻寫合葬墓兩人的名字,但是這對活人來說,影響還是有的。這時分要留意要么拿布把活人的名字遮住,碑文中的名字要服從曾經(jīng)逝世的人用的顏色是黑色的,而活人用的則是紅色的,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什么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