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的時候,有一風水老師,名叫賴布衣。傳說賴布衣九歲即中秀才,曾任國師之職,后受奸臣秦檜陷害,長期處于流落生涯中。賴布衣的足跡幾乎踏遍祖國大地,憑著精湛的堪輿理論與技術,一路憐貧救苦,助弱抗強,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說,“風水老師”的名聲不脛而走。賴布衣被尊稱為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傳說賴布衣所著《青烏序》剛剛脫稿就被南華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經一百多年后傳給了劉伯溫,劉伯溫憑它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后來賴布衣看破紅塵,遁隱山林,長與青山白云為伴,不見其蹤。傳說賴布衣來過兩次賀州,初時比較年輕,卻是被朝廷通緝,一路低調隱秘,極少為人所知。他從廣東連州進入桂嶺,沿著萌渚嶺的瀟賀古道,開山、里松、姑婆山、出水碧、望高、水巖壩、平桂、官田。
他一路看山探水,尋覓風水真跡,所走過的青山綠水讓他感嘆古賀州大地也非同一般,遺憾的是沒有遇到神奇的龍脈! 一日,他和隨行的貼身侍從一路南行,來到了沙田田廠西邊的山上,往南一看,此時天朗風清,群山巍峨,景色十分可人,十多公里以外的石牌三叉(山名)就像王者戴著一頂皇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氣勢非凡。 侍從下馬叩頭便拜,說:“國師啊!這是好地方啊!四面群山多像千軍萬馬……” 賴布衣伸出手,撐開手掌在面前一看(據說是把手掌當羅盤),搖了搖頭說:“非也!這山是像官帽,但卻是背面,群山當千軍萬馬,卻萎靡不振,正直的沒幾個,大都背著、歪向南方,像一群南逃的殘敗兵將!唉!”賴布衣嘆了一口氣,繼續往沙田、公會、黃姚、富羅一路南尋而去,目之所極雖然鐘靈毓秀、山青水碧,讓賴布衣留連擔待了不少時日,然而他就是沒在這些地方留下多少蹤跡。二十年以后,賴布衣已是個花甲老人,他不太相信賀州是個平凡之地,決計再來探望一次。
這次,賴布衣獨身一人由嶺南南豐進入,途徑封陽沿賀江而上,一路向西北而行,信都、梅花、賀街、再西進而來。通常賴布衣是曉行夜宿,住的是便宜偏僻的客棧,常常還借宿農家。一日行將黃昏,他來到了我們現在的八步,當時這里還一片荒涼。因在這塊土地上留連太久了,賴布衣此時又餓又累,軀軟無力,腳步慢了下來,實在走不動了,他在一片虛疏高大的松樹林中(現在的擔桿嶺)停了下來,舉頭四望。遠處山邊不是很多的村寨農舍,正在升起裊裊炊煙,來路方向靈峰山后的村寨已蒙朧隱約在山影里,南面河邊剛剛還能見到的村莊(芳林)已被山嶺松樹掩去,遠處的(粟木街)村舍在落日的余暉映照下相當醒目,一條河流蜿蜒而去,江水在晚霞映射下泛著粼粼波光,……賴布衣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揉了揉轆轆的饑腸,小聲的贊嘆說,“好一片美妙的土地啊!”然后又搖了搖頭“以后必會成大市”。 饑渴交加、已上年紀的賴布衣眼前一黑,終于支持不住,一頭栽倒在路邊的草叢里累昏過去。這時兩個年輕的轎夫,也是兄弟倆,抬著一頂空轎從芳林三加這邊匆匆而來,他們原來是把一個在水巖壩開礦的財主送回芳林,想趕在天黑以前回到西灣的家,家里還有個雙目失明的老母親呢!弟弟眼尖,“哥!前面有個老人倒在草叢里!”“哦!可能是外出討飯的窮人吧!也不知是生是死?唉!”“我們看看吧!”兄弟倆放下轎子,去看賴布衣,只見賴布衣衣著簡樸、一個粗布行囊被壓在身下,一頂爛竹笠歪在身旁……兄弟倆見賴布衣還有氣息,“老伯!老伯!……”地叫起來。賴布衣一身軟棉棉的,盡管頭腦清醒,聽到兄弟倆說話和叫喚,卻沒有一點答話的力氣。哥哥說:“天快黑了,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留他在這里會給虎狼吃了的!”弟弟也說:“那就把他抬回去吧!我們整天出門在外,救他起來也好讓他和母親一起生活,讓母親有人照應吧!我們雖然貧窮,養活多一個人應該沒有問題!”“只能這樣了!”見天色不早,哥哥與弟弟一起把賴布衣抱入轎內坐好,揀起那個粗布行囊和竹笠放入轎里,抬起轎望西灣而去。經過兄弟倆的精心調養,賴布衣當晚就醒了過來,他覺得這兄弟倆雖然目不識丁,卻是心地善良、孝順母親,他們不應該貧窮啊!我定要幫助他們。賴布衣答應兄弟倆的請求愿意留下來,照看其母親,還把他們家打柴割草的事包了下來。不知不覺間,賴布衣已在這兄弟倆家住了月余,也早已知道這兄弟倆的父親去世了近十年,因為窮還沒有墓地把父親安葬好。晚上,賴布衣就對兄弟倆說“孩子!安葬先父是后輩人份內之事,我雖然是外人,但你們把我當親人,救了我,我看你們也是好人,我也會盡力幫助你們,我這些天去尋柴,在山上留意到了一處佳穴,你們安心打工,安葬你父親的事就讓我來操辦吧!”
兄弟倆都說好!難得有這樣好的老人幫料理這些事!賴布衣又在這里住了好幾個月,趁著打柴的工夫走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并親自在水巖壩鑿了一塊墓碑,讓兄弟倆去抬了回來。賴布衣又親自鑿上字,待吉日安葬后對兄弟倆說:“孩子!不瞞你們說,我是一個流落天涯的風水師,此處墓穴說不上很好,但足于讓你們在三年后時來運轉,富上三代。要記住,三年后的今天,你們要把墓碑翻過來,切記!好歹我也在你們這住了近半年了,我還是要離開的,請不要挽留我!記住往后你們同樣還須誠實做人,勤勞致富,養育后輩……”隨后賴布衣又一路向西云游其他地方,不知所蹤了。當地一些識字的有錢人,知道這對轎夫兄弟也葬了風水,有個好事者去看了看,還不住地搖頭,這是啥風水?沒有來龍、沒有去脈,前無堂、后無局,墓碑上的對聯刻著“巧人葬巧地、地師牛胞衣”。“這對傻兄弟!”好事者自言自語嘲笑著而去。以后也就沒人注意這些事了!三年后,兄弟倆按照賴布衣的吩咐,去把墓碑翻了過來。當他們移開墓碑時,三根黃燦燦的金條呈現在兄弟倆面前,兄弟倆想起賴布衣臨走前的暗示和吩咐,取出金條,將墓碑翻過來重新安放好。在后來的日子里,兄弟倆娶妻生子,日子越過越紅火,他們的兒子還高中狀元,分別都在京城做了官。那個曾去看過他們祖墓的人已成耄耋老者,這才想起該重查其祖墓了。他蹣跚著爬上山來,幾十年過去了,這兄弟倆的祖墓和過去也沒什么不同,只是舊了許多,他再看那墓碑上的對聯,只見是“福人葬福地、地師賴布衣”。老者大吃一驚,原來這兄弟倆收留的是賴布衣。后來,賴布衣來過賀州的事不徑而走。神奇的傳說流傳了幾百年一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