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地形呈“三山一水繞”的局面,左有桐君山,右為排門山,后又靠山為坐山,前面則為富春江環(huán)繞,亦稱之為“金水道”。

桐廬始建于公元225年,為杭州市下屬的一個縣,地形呈“三山一水繞”的局面,左有桐君山,右為排門山,后又靠山為坐山,前面則為富春江環(huán)繞,亦稱之為“金水道”。
但從風水角度看,桐君山仍不夠高,而且此處又剛好是桐廬的“水口”處,風水寶地有一個特性就是“羅星北辰守水口”,水口守不住就代表錢留不住。桐君山相對較“柔”,山形也沒有“神”守護,所以需要造一座高塔來做“神”。而桐廬除了桐君塔之外,在對面還造了一座,兩座塔都為七層,故名為“七星北辰鎮(zhèn)水口”。
桐君山的山型有回顧桐廬之勢,故凡是桐廬外出做官及做生意的人士最后皆要返鄉(xiāng)回老家。
桐廬對面的朝山丘陵起伏,疊疊層層,盤山之后遠處又有高山,此處“龍氣”十分旺盛。
“白鶴獻桃”風水寶地
據(jù)《富春江游覽志》關于“天子崗”的記述:“天子崗又名白鶴峰,距窄溪15里,為東漢孝子孫鐘葬母處。鐘生堅,堅生權,權肇建吳國,故稱其地為天子崗。”
天子崗海拔六百多米,是桐廬登高眺遠的名山佳地。
《一統(tǒng)志》里稱,孫鐘遇到兩少年,少年對他說,“聽說你很孝順,所以我們來看你。”然后遙指此山說:“這個地方可以作你母墓地”,然后化為兩白鶴飛去。孫鐘母親死后,他就把母親葬在天子崗。相傳下葬之時,有兩鶴飛到靈柩上,故天子崗又名白鶴峰。此穴地成凹窩狀內龍虎相連環(huán)抱,案峰呈桃形秀麗朝拱有情,風水呼為“白鶴獻桃”形。
“雙龍奉天”風水寶地分析
在這次走訪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孫家祖墳不止古文中說的這么簡單,這里竟是一個“雙龍匯聚”之地,由兩條雄壯有力的“龍脈”組成。
一條由“震卦”發(fā)脈,經(jīng)“巽卦”朝“乾卦”入首結穴。另一條由直接由“巽卦”發(fā)脈而來,朝“乾卦”入首結穴。兩條“龍脈”在“客塢嶺”相遇朝乾卦發(fā)脈,在南角頂成來龍下山結穴,雙龍結穴力量非常強大,因此“孫吳國”也是三國存活時間最長的一個國家,而孫策、孫權也是三國三位霸主里面最厲害的二代。
龍脈坐東南朝西北,青龍白虎左右相護,朱雀明堂寬闊,案山形似案桌而起,案為官案,使得此地必出官場人物。
朱雀明堂內發(fā)景象。明堂內有好幾座小山朝龍穴朝拜而來,形似古時的點將臺,“千軍萬馬”在明堂內等待將軍的號令
更精彩的是明堂外還有富春江環(huán)繞此地,風水名為“玉帶纏繞”,婉如皇帝腰上的“玉帶”
“雙龍奉天”風水局與孫家的關系
由孫家四代人的八字可見,“雙龍奉天”龍穴跟孫家三代人有關。(孫權這代開始)
“雙龍奉天”其中一條龍發(fā)脈于“震卦”,震卦即為“甲、卯、乙”三山組成,孫策和孫休即為“卯”。
另一條龍發(fā)脈于“巽卦”,巽卦即為“辰、巽、巳”三山組成,孫和即為“辰”。
最后兩條龍相聚“奉天”而行,“天”即為“乾卦”,乾卦即為“戌、乾、亥”三山組成,孫權、孫亮、孫皓都在此卦內。
所以也證實了此龍穴確實助力了孫家成為一方霸主。
成也雙龍,敗也雙龍
在走訪觀察中,我一直在思考這么好的“龍穴”為何孫家并沒非常厲害而且偏偏是四代而終。
現(xiàn)場考察,發(fā)現(xiàn)此龍青龍白虎雄壯,但可惜白虎高于青龍。古語有云“寧可青龍高萬丈、不可白虎抬一頭”,而此龍就是白虎比青龍高了,而且不止是高,白虎還比青龍要綿長雄壯,導致此龍穴后人女性會強于男性。
除了白虎壯于青龍之外,此龍穴青龍白虎之外沒有護砂了,沒有護砂的龍脈相對會比較短暫,難以長久,好的龍穴需要有層層疊疊的護砂才能更長久。
另外,我還發(fā)現(xiàn)一個孫家四代而亡的終極風水秘密——“雙龍四骨”!
東邊來的“震龍”,東南邊來的“巽龍”,我們看此兩龍,父母山后是第一代“龍骨”也就是孫堅;第二代“龍骨”剛好有兩節(jié)(兩個山頭)就是孫策、孫權;而到第三代“龍骨”則分為兩條龍脈而去,一邊是孫亮、孫休,一邊是孫和;孫亮和孫休那條龍直接下山?jīng)]再延續(xù)了,而孫和的第四代“龍骨”又正好是一節(jié)(一個山頭)就是孫皓,這條龍最后山脈往低處走直到平原。整條龍脈跟“孫吳國”的幾代人發(fā)展剛好一樣。
由此可見,兩條龍跟“孫吳國”的幾代人發(fā)展剛好一樣,再加上青龍白虎及護砂,都足以證明孫家的發(fā)際跟“雙龍奉天”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龍穴的終極秘密
很多人對龍穴寶地都有誤解,以為龍穴寶地就要出皇帝。其實不然,每種風水局會出不同的人,旺官的就出政府高官人員、旺武的就出部隊將軍、旺財?shù)木褪谴蟾缓馈⑼牡木统龃笪暮赖鹊龋皇撬卸加贸霾怀龌实蹃碓u判龍穴。
但!只出了一方霸主的小皇帝,而非統(tǒng)一大體的皇帝!這是為什么呢?
這就是孫家和“雙龍奉天”之間一個真正的秘密,祖墳并沒葬在真正的龍穴里。
有話想說
世上多的是龍穴寶地,但又沒有永遠的龍穴寶地。
大自然需要人類去敬畏的,山川河流一直在不斷的變化當中,特別是人類活動也一直在搬山泄嶺打隧道,很多葬下去時是好的龍穴,但周邊格局慢慢的被人為活動或大自然變遷就改變掉了。
所以沒有一個家族永遠都是皇帝,每隔一段時間祖墳改變后就被推翻了。同理,一段時間會也會有新的風水寶地出現(xiàn),就等有緣人。
溫馨提示:文章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tài)圈,我們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