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水寶地”這個詞,想來大家都不陌生!風水寶地也向來被大家視為“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那么,人們心目中最理想的風水寶地,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為大家來簡單的說一說。希望大家也可以“按圖索驥”,不要錯過了自己身邊的“風水寶地”!
經過古人們長時間的摸索和實踐,把風水中最重要的五大要素合稱為“地理五訣”,即龍,穴,砂,水,向。古人們認為當風水中的五大要素完美結合在一起時,便會形成一塊“風水寶地”。
1、龍:
即蜿蜒的山脈。因山脈的走向與龍的軀體一樣千回百轉,所以古人形象地稱其為龍。當平原沒有山體時,龍便轉入地下,即起伏不定的巖土層。
風水學中所講的“氣”,需要依附于山脈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山脈的形態便決定了龍的吉兇之分。勢高力勝,雄偉磅礴的山脈稱為真龍;勢弱力寡,歪斜臃腫的山脈稱為老龍;巖石崩碎,草木不生的山脈稱為死龍。
2、穴:
穴有陰陽之分,陰宅指墓地,陽宅指住址。古人認為大地是具有生氣的,它能夠長養萬物,也可給人們帶來福澤。當人在生氣聚集的地方時,會更好地接收到生氣帶來的福澤作用。
然而,生氣是流動的,遇見風會飄散,遇見水會停止(“氣,乘風則散,界水而止”——葬經)。所以相地選址時,要尋找風吹不到又有水流動的地方,它是氣隨龍來并最終聚集的點。
3、砂:
穴的前后左右的山稱為砂。風水學中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來命名砂山。一塊風水寶地除了背后有靠山外,左右兩側還應該有起護衛作用的砂山,使整塊穴場形成兜抱狀,抵擋風對氣的破壞,達到聚氣的作用。
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夫葬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葬經。
4、水:
即河流或道路。在風水學中氣隨著山脈而動,如何讓氣留下并發揮好的作用,則需要靠水去界定,以達到“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的理想狀態。
古人認為“山主人丁水主財”,不同的水聚到的氣也是不同的。所以才會有“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葬經)的說法。
5、向:
即房屋的坐向(背對的方位為坐,面對的方位為向)。朝向是一個矢量的參照物,朝向的確立,就是希望達到“龍穴砂水”為我所用的理想狀態。
總的來說,是看風水寶地是否與自己有緣、是否適合自己。風水寶地也因人而異,適合你的不一定適合它,因此等待時機,也要等待機緣。
觀察地勢
看一塊地是否是風水寶地,最重要的便是觀察地勢。
風水中把綿延的山脈成為龍脈,也就是說有山的地方普遍來說都是好的。
而其中龍脈像西北、東南兩個方向延生是最吉祥的象征,因為這兩個方位象征著財運和健康;同時順應龍脈走向的地理環境也是相當不錯的,因為順應了龍脈走勢也就順應了風水,順應風水的也能夠算是風水寶地了,無論是感情、還是運勢、健康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使家庭風生水起。
好風水的山形地貌
1、在群山之中有一山獨高,山前有水庫,周圍左右有群山朝來,山頭朝向山峰高處,這叫拜師山,可在主峰下安穴,向口對準水庫或湖泊,此地多出將帥之才。
2、在群山腰部出現一塊高地,山勢象人盤坐形,手腳分明,正前方千米處有河流相對,墳墓座落在二腿分叉處,必出貴人。四周如再有群山相對,百驗百準,如果在人的肚子部位,出現窩形地,可在窩地下穴。
3、群山主峰下有一前鉗口形窩地,窩地百米或三百米處有水塘河流呈半月形,水四季不枯,在窩中下穴,窩口對準月口,這種地富甲千里。如月外有高地或村莊,群山相對,出文武貴人,月外如果沒有高地,村莊都是洼地只富不貴。
4、不管墳墓葬在何處(山地或平原),天空如果出現彩龍云,常年罩在墳墓上頭,聚而散,散而再聚,墳中后人要出將相之人。